九轴定位技术研发成功 体感游戏操控更精准
时间: 2011-10-31 14:04
浏览次数:
鼎亿数码将陀螺仪、加速度计、地磁感应计三者成功的集成到了其游戏控制手柄FlingPC上,打造了九轴定位的新型动作识别系统。
毫无疑问,体感游戏的核心技术是人体动作的识别,其动作识别的精准程度直接影响了游戏内容和用户体验。目前,Wii、Kinect和PS3分别使用了三种不同的动作识别技术:
陀螺仪加速度计惯性跟踪、无标识点光学识别和有标识点光学识别。就基于陀螺仪加速度计惯性跟踪技术开发的体感游戏而言,由于从控制器只能获得五轴信息,所以很多游戏细节都难以实现,例如无法识别人体动作幅度、无法识别人体位置变化等等。而依靠光学进行识别的技术,则普遍存在对光线环境要求严格(明暗、杂光干扰等)、对用户数量和位置有限制(只能单一用户或两个用户前后位置不能重叠)、对反光体数量有要求(有标识点识别需要使用多个反光介质)、运算量大(通常需要配备3.0GHz以上的处理器和512MHz以上的显示芯片)、反应延迟(普遍延迟2帧以上,国内产品大部分延迟4帧以上)等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是同时存在的,更加降低了精准度和游戏效果。在实际体验中,国内厂商受技术和经验等条件影响,推出的光学识别产品(例如爱动、泰利、可玩等)整体性能与Kinect和PS3差距较大,上述问题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在无法从控制器上获取精确信息或信息受干扰因素多的前提下,要提高定位准确性和游戏体验是无从谈起的。
鼎亿数码将陀螺仪、加速度计、地磁感应计三者成功的集成到了其游戏控制手柄FlingPC上,打造了九轴定位的新型动作识别系统。九轴定位技术采用多
传感器协同工作原理,将识别数据范围扩展到X、Y、Z三维方向、导航角、滚动角、俯仰角等多个方面,同时结合地磁绝对补偿,有效地解决了在长时间运动过程中姿态累计偏差的问题,从而准确反映出人体的运动方向、姿态角度、运动力度和速度。九轴定位技术排除了光线、控制器数量等干扰因素,使捕获的数据更加准确、快速,并且结合人体逆向运动分析算法,能有效地识别出细微的末端肢节运动,并将其映射到人体全身的运行运动中,使游戏控制和用户体验获得了更高的提升。
【九轴演示视频】
九轴定位识别技术基本实现了绝对定位,在实际应用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和特点:
无损的识别与传输
在前文提到的三种动作识别技术中,数据在捕捉和传输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损失。
光学识别的最大软肋莫过于对光线的要求过于苛刻,即便是在捕捉到数据后进行人工干预或补偿,但仍不能完全反应真实情况。因此,光学识别在第一阶段的数据捕捉过程中就产生了数据损失,极大地限制了使用环境和使用范围。九轴定位技术则在数据捕捉环节获取到了较为真实的动作数据,使开发者可以更好的设计游戏细节。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九轴定位技术采用了蓝牙2.0技术,与常见的红外传输技术相比,在传输范围、传输效率和抗干扰能力上都有显著的优势。关于两者差别,本文不做赘述。
受这两方面影响,假设有两个以上的使用者参与游戏时,如果人体位置前后重叠(例如网球双打),对于光学识别来说,不仅造成了识别困难,也可能阻挡红外传输。而对于九轴定位技术,则不受任何影响,数据将准确无误地传输给游戏系统。
更加细腻的游戏体验
丰富的动作变化信息使游戏更加逼真。由于以Wii为代表的五轴动作识别技术只针对控制器本身速度、角度等进行了分析,无法判断其在空间的绝对位置变化,造成了游戏仿真程度较低,例如在任意位置小幅度抖动手柄,也可将网球击出等。而加入地磁感应计后,就会改变这一现象。使用者只有将控制器按照符合人体运动学的规律或轨迹完成预定动作,才会被游戏程序认可。也就是说,只有快速、大幅度地挥动手柄,才能完成网球游戏中的击球动作。
在视频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九轴定位识别技术能够感应到控制器的细微变化(例如手腕的旋转),这是目前光学识别技术很难做到的。这种细微变化的捕捉使游戏操控变得更加精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更加简易的系统移植
与光学识别技术不同,九轴定位技术不需要对图像信息进行捕捉和处理,而是进行简单的浮点运算,所以对处理器性能要求极低,这样就极大地放宽了系统移植的限制条件。像机顶盒、智能电视等处理性能不高的嵌入式平台,都能轻松地实现系统移植或对接。